主要的類型有8個:
- 直覺
- 個人經驗
- 證詞
- 訴諸權威
- 個人觀察 (帶有偏差)
- 案例 (戲劇性)
- 研究調查 (設計不良)
- 類比
[風險]
1.直覺
- 屬於私人性質,其他人無法判斷其可信度而且大多依賴無意識的資訊處理過程,忽視相關證據,反應強烈的偏見。
- 我們必須非常小心注意只由直覺支持的聲稱。
- 但是,直覺有可能是從其他類型的證據而來,如相關的廣泛個人經驗和經歷。例如,經驗豐富的機師
2.個人經驗
- 個人經驗在記憶中鮮明生動,經常使用它們當證據來支持某種信念。
- 單一個人經驗或個人經驗的累積不足以給出具代表性的經驗樣本,但它們確實是其中一個可能發生的樣本。
- 個人經驗往往令我們犯下「輕率概化*」謬誤(Hasty Generalization)
- 個人證詞:引用特定個人的話,根據他們的個人經驗,說某個概念或產品是好是壞,或者異常事件已經發生
- 證詞具有說服力的原因,在於它們來自於活生生的人且有鮮明生動的印象。這和抽象的統計數字與圖表形成強烈對比。
- 特別留意個人利益和遺漏資訊的問題
*輕率概化的謬誤:只根據群體中少數成員的經驗,就對整個大群體作成結論。
3.訴諸權威
- 權威,意指對某一主題的瞭解,被視為比大部分人多的專家。亦稱為達人或專家。
- 當溝通者訴諸權威時,代表他們相信這些專家能夠獲得一些事實資料並有足夠能力對所取得的事實資料作出合理結論。
4.個人觀察
- 眼見為憑,個人觀察通常是一種寶貴的證據,可作為科學研究的基礎。但要注意觀察者會有選擇性注意的問題存在。
- 只靠單一觀察者的觀察會有風險,應該再尋找其他觀察者的佐證。
- 此證據的強度和觀察證實人數成正比,與從親眼觀察到報告所見所聞之間的時間長度成反比。
5.案例
又稱case examples。- 詳細描述某事件,和強調研究大量具代表性樣本的研究調查大異其趣。
- 案例生動活潑、細節描述相當引人注意,很容易在腦海中型成具體形象。
- 要注意的地方在於,因為敘述鮮明生動,很容意撥動聽眾情緒上的反應,意即,戲劇性的案例目的在激起我們的情緒,讓我們分心,不去找相關性更高的其他研究證據。
- 它們跟個人經驗一樣,證明了重要的可能狀況,並讓抽象的統計數字展現人性的一面。
6.研究報告
研究調查通常是指由受過科學研究訓練的人,以系統化的方法蒐集各種觀察。科學方法有以下三個特點
(1)可公開檢驗
例如某研究人員提出一種新的方法A,如果其他研究人員重複相同的實驗,並且利用A得到相同結果。
(2)控制因素
將外來因素的影響降到最低(3)語言精確
科學方法的語言總是求其精準和前後一致。對於研究報告應該注意的問題有
- 研究報告的品質差異很大
- 研究報告經常相互牴觸
- 研究報告並沒有證明結論。頂多只是支持結論
- 溝通者引用研究報告可能扭曲或簡化研究結論
- 研究「事實」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尤其是和人有關的聲稱
- 研究報告的人為干預比重不一
ex. 經濟學界一顆不大不小的炸彈
7.類比
- 一個論述如果是以兩件事情之間廣為人知的類似性,作為推論其中一件是相對未知特性的結論,稱之類比式論述(argument by analogy)
- 要評估類比的品質,必須注意
- 兩件事拿來比較時,類似處和差異處有哪些
- 類似處和差異處對討論議題的相關性,意即會不會造成影響
- 第二個方式是製造替代類比
- 類比品質的強度跟相關的類似性多寡成正比;和相關的差異性多寡成反比,若找不到相關的差異性,且找到好證據支持相關的類似性,則類比強度值得參考。
- 最好把類比想成從弱到強都有,但即使是最好的類比,也只具暗示的性質。